- IC型号
顺势而为,遵循自然规律,方能成就大业
发布时间: 2018/9/25 14:09:26 | 719 次阅读
中国历史的长河浩瀚多彩,涌现过很多成功的政治家、商人,然而只有一个人的人生完美、成功。
他先从政后从商,而且轻松驾驭。自己家财万贯,拯救百姓于水火,抱得美人归,还能实现国富民强,一统江山。
他前半生从政,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,在政治生涯走到顶峰时又适时隐退,改走从商之路,从商19年中三度富甲天下,财富过千金,在国家危难,百姓流离时又散尽家财,救济苍生,后被世人奉为文财神。
这个人就是中国早的商业学家、经济学家,同时也是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,被誉为一代商圣——范蠡。
可惜的是,对于这样一个为官即至卿相,经商速达千金的旷世奇才,历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却并不多。
虽然范蠡所处的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时代,社会环境、经济环境,甚至是价值取向和当今社会都不尽相同,但是其身上的很多特质与精辟独到的思想,还是值得我们今天人学习的。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范蠡,了解一代商圣的传奇人生与其行于道而高于技的商道理念。
德为立身图强之本
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,楚国宛地三户人,幼时家境贫寒,但范蠡从小就酷爱读书,十几岁就学富五车,更难得的还不是其渊博的学识,而是他独到的思维见解,可迅速洞察事物本质,宠辱不惊,泰然处事的能力。
范蠡青年时,在周围人看来却是思想疯癫的人,因为范蠡常和大众的观点不同,有时语出惊人,使人目瞪口呆,因此,和他接触的人都说他是疯子。
其实他有时是不屑与某人交谈,更多的时候则是其准确地抓住了问题的本质,思考的更深刻与透彻,别人没法理解而已。
无论从商还是从政,这种迅速洞悉事物本质并准确果断地做出决策的能力都非常重要,也是一个成功所必备的素质之一。
范蠡在20岁时遇到文种,两个人一见如故,相约要建立功业,做一番大事。
范蠡与文种都是楚国人,但是,当时楚国已经是列国中的霸主,国君傲慢自大,皇亲贵族结党专权,政治混乱,于是范蠡和文种投奔越国为官。
初到越国,范蠡和文种并未受到越王的重用,不久,势力相对弱小的越国被吴国打败,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。
国乱显忠臣,很多越国大臣在越国战败后另投他处或叛离投吴,而范蠡与文种对越王不离不弃,因此得到勾践的重用,范蠡更自愿随勾践赴吴国为奴。
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,几次劝范蠡离开勾践,封赐显爵,范蠡不为所动。为奴的三年时间里,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作劳动,粗食、卧薪,并且不忘和勾践的君臣之别,时刻敬主、护主,三年如一,不离不弃,让吴王即赞许又羡慕。
吴王在范蠡经过的路上扔了一块黄金,范蠡经过时丝毫没有犹豫就跨过黄金,径直离去,从此吴王才打消了劝范蠡降吴的念头。
其实范蠡忠诚的不仅是勾践,更是在履行对自己人格的承诺。在现代社会中,像范蠡那样笃信诺言,处顺境不骄,于逆境不疑的为人品格已经弥足珍贵。
甚至按照现在的一些价值观来看范蠡的表现只是一种愚忠,其实不然,范蠡的这种品德不仅换来了伙伴的信任,也换来了对手的崇敬,具有这样人格魅力的人,再有聪颖的智慧,怎么可能不成大事呢?我们今天的企业中,不乏因为个人德行的缺失而制约了企业发展的。
小胜靠智,大胜靠德。
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中,能深刻感悟此中道理并亲身例行者,想来不会有很多。而那样去做了的人,虽然暂时可能会被社会的主流思想所嘲笑,甚至吃一些小亏,但是,终大成的,还是这些以德为本的人。
儒、道相济的思维哲学
儒家的思想推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方正的治国大道,是春秋战国及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处事、治国的主流思想,甚至一直沿袭至今。
道家思想则追求道法自然,虚静无为,受这种观念的影响,道家思想者中很少有人从政,因此,在当时基本没有以道家思想领导与管理国家的阶层。
而范蠡有一个开放睿智的头脑与宽广的胸怀,其兼具儒、道两家之长,更广纳百家之思,又不囿于其中,跳出百家,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。
这样的思想特点构成了独特的,即有儒家的礼信才德与直勇,又有道家,应天时,融入自然,顺应环境,借助环境,至韧至柔的特性。
同时,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法家、墨家、阴阳家等诸子的治国统军之法,使范蠡之思、之行,坚时如磐石,韧时似皮革,而柔时又似湍流入溪,无影无形。
在从政时范蠡就体现出一种儒道相济的思想与人格特性,也唯有这样的特性才能带领极衰的越国走出困境。
在当今社会,作为一个处于市场环境复杂,企业生存艰难时期的企业管理者,正应该具备儒、道相济的思维,才能带领企业于逆境中不挫,顺境中不骄,客观机敏地应对宠辱,并发现其背后的机会。
在吴国为奴时,范蠡与勾践卑膝求全,吴王夫差要出门时,勾践趴在地上让夫差踩着自己的背上马,夫差生病时勾践舔舐他的粪便为其诊病,终于感动了吴王,三年后放勾践君臣归国,这些委曲求全的计谋都是范蠡为勾践所出。
春秋时期不乏儒家推崇的,具有“士"精神的政客,但能够适应环境,委曲求全,想出范蠡这样办法的人几乎没有。
由于范蠡的奇谋,勾践也成为了历史中一位能够忍受巨大屈辱与折磨,在逆境中坚韧生存,怀大志,卧薪尝胆,终灭敌复国的君王。
勾践被吴王释放回国后,此时的越国处于百废待兴,国内饥荒不断,瘟疫肆虐,民不聊生,外部吴国时时监控打压越国,四周又有其他诸侯虎视。这样的环境下,生存都成问题,如何迅速走出困境,强大起来,雪耻复国呢?此时范蠡才真正展现出其卓越的领导与管理才能。
范蠡与文种规划了“十年生聚"“十年教训"“灭吴九术"等兴国灭吴的策略规划。越国作为战败国,是不允许有国防的,包括不能建城墙、不能组建军队、不能打造武器等。
范蠡想出一些妥协的办法:
建造只有三面的城墙,面对吴国的一侧不建设城墙,并告知吴国,建设城墙是为了防止匪寇与其他诸侯国的侵扰,但面对吴国一侧永不建城墙;不让组建军队就秘密组建“民兵",私密进行训练,各户家中藏有武器,遇到战事时这些百姓随时可以参战;不让打造武器,就把炼造场所搬到深山中,与外界隔绝,以密道往来运输。
勾践回国后,转年就要攻打吴国雪耻,被范蠡拦住,范蠡认为:
现在天时、地利、人事,条件都不成熟。三年后,勾践再次提出伐吴,范蠡再次阻止,范蠡认为现在地利条件有了——周围虎视的国家都已经和越国建立了邦交,水患也已经清除,但是此时天时与人事还没到机会。
7年后,勾践再次提出伐吴,依然被范蠡拦下,范蠡认为,经过7年的休养生息,越国兵强马壮,士气高涨,反观吴国,连年征战,虽然依然强大,但是已显疲态,士兵疲乏,百姓厌战,此时人事已经具备条件,但是现在还缺少天时。
10年后,吴国与晋国争霸,发重兵与晋国会盟,吴国空虚,此时范蠡找到勾践,告诉勾践:天时、地利、人事都已齐备,可以出兵了。
出兵后,越军一举攻破吴国国都姑苏,吴王回兵后向越国讲和,勾践想一鼓作气踏平吴国,但范蠡清醒的看出,此时虽然占领了吴国的都城,但是吴国的精兵良将都被夫差带在身边,因此,并没有伤到元气,硬拼的话即使获胜,也将是两败俱伤。
而经历此次打击,已触发了吴国国力开始盛极而衰的转折,不应急于一时,而是应该顺天时,等待彻底摧毁吴国的机会。
如同孙子在《孙子兵法》“形篇"中所讲:“昔之善战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不可胜在已,可胜在敌。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,不能使敌之必可胜。故曰:胜可知而不可为。"
范蠡就是在等待这个敌人可以被彻底战胜的机会,于是,双方讲和,越国退兵,待到10年后,吴国外患不断,国内又遭遇罕见天灾,越国乘机发倾国之兵,彻底覆灭了吴国。
从范蠡为人、处世、治国、罚兵,都可以看出,其深谙道法又不拘泥其中,思维开放、灵活,有刚有柔,是典型的儒、道相济型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思想家。
晓利害,知进退
吴王夫差在彻底失败后,勾践不忍心杀他,要给他一块封地,让夫差做属臣,夫差则无法接受失败与屈辱,羞愤自尽。这又验证了那句话:
活着才是赢家,当台风过后,小草有资格嘲笑倒在身边的参天大树。勾践与范蠡的胜利也可以理解为是道家思想的胜利。
吴国被彻底灭亡后,勾践举行庆功宴会,分封功臣,范蠡官至上将军,仅于勾践一人之下,百官之上。此时范蠡在巨大的成绩面前没有被冲昏头脑,而是冷静的分析了局势:
现在能对越国构成威胁的吴国已经灭亡,其他诸侯国不是离的比较远,就是周围的小国实力很弱,根本对越国构不成威胁。
也就是说,天下已经太平,这个时候本来功高盖主就是很危险的,容易让君王感觉受到威胁,加之多年的相处,范蠡发现了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,不可同富贵的人,自己官居,树大必然招风。
范蠡清醒的认清“飞鸟尽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"的道理,在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的时候急流勇退,向勾践辞官,勾践以平分国家为条件来挽留范蠡,但是他却急流勇退,毅然离开越国,带着恋人西施泛舟江湖。
据《越绝书》记载:“吴亡后,西施复归范蠡,同泛五湖而去。”
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曾留给文种一封信,信中陈述敌国破,谋臣亡的道理,劝文种也马上离开,可惜文种在高官厚禄面前没有做出明智的选择,范蠡走后不久,功劳仅次于范蠡的文种被勾践无故杀死。
文种是一个典型的儒派,认为食君禄,报君恩,建功业,享封赏,是理所当然的事,没有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,也没有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,终招致杀身大祸。
而范蠡凭借冷静的头脑,敏锐的眼光,从事物发展的规律,人性的特点等多角度,洞察了一切,逃脱了虎口。如果吕不韦和李斯如范蠡一样,可以看清利害,不被利益冲昏头脑,也许不会落得身首异处。
我们今天的企业不缺乏逆境中奋起的精神,但是往往冲过艰难险阻,却倒在了胜利与荣誉面前。
尤其一个企业发展到了一个相对的规模后,头脑是否冷静,目光是否敏锐就变得十分重要,更重要的是在荣耀与利益面前是否能说服自己,晓厉害,知进退,有所为之后冷静的分析,应该何所不为,“不为"往往是成就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。
诚、信、仁、义,成就一方巨贾
范蠡携妻儿与弟子、门客悄悄来到齐国,化名鸱夷子皮,范蠡自此隐姓埋名,开始他另一段同样辉煌的人生旅程。在齐国范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,开垦种田,兼营渔业捕捞、开盐田等。
范蠡与妻儿一起下地耕作,同穿布衣,进粗食。范蠡一反商家精苛细算,盘剥敛财的做法,对待雇工十分慷慨、亲和。遇到灾年减产,就减免地租,同时,开粥场赈济灾民。
在年初,和一些农民、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,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,范蠡按照市场现价收购,如果价格下跌,就严格履行合约价格,由此,各国商人都愿意和范蠡做生意,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范蠡作工,虽然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,但是却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,使总成本降低很多。
范蠡资金周转不灵,向一个富户借了10万钱,一年后,这个富户带着各家的借据出门讨债,不慎包裹掉到江中,几十万钱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,恰好走到范蠡家,于是投奔范蠡,在没有借据的情况下,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,还额外一笔路费给这名富户,由此,范蠡的仁信之名广播天下。
之后范蠡为了扩大生意,三次短缺资金,各富户均主动送钱上门,帮助范蠡渡过了危机,抓住了机会。
短短几年时间,范蠡就成为齐国首富,家资巨万。据说在齐国闹灾时,灾民听闻其乐善好施,千里之外都来投奔,领取施舍,被后人颂称为“富行其德者"。
消息传到齐国国君的耳中,齐王请范蠡进宫,拜其为相国。为相期间,范蠡大力发展经济,促进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,冲抵灾年对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,也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。
三年之后,齐国国富民强,百姓奉范蠡为神明,朝野中也是颂德声一片。就在此时,范蠡再次辞官:““居官致卿相,治家达千金,这对于一介布衣来讲,已经到了。久受尊名,恐怕不祥"。
于是,范蠡挂印封金,尽散家财,分赠给好友与贫苦的百姓,随后带着妻儿飘然离开齐国。
可以说范蠡是功成身退的典范,他清楚凡事物极必反,好事到了将向相反的方向发展,与其等待势的反转,不如适时主动身。这个道理说来简单,但是在巨大的名利面前有几个人能做到呢?
因为,一旦获得成功,人的自信心也会增加,很少能做到主动后退。
我们现在的企业家也很少有急流勇退者,似乎商道就是一条不许回头的路,而企业的发展有时需要的恰恰是回头与反思。退是为了更好的进,反思是为了更加明智,就如范蠡的急流勇退,这不是道家的消极思想,
而是行止于知的睿智。
凡事盛极必衰,在顶峰的时候主动退下来是为了有机会攀登其他的山峰,而不是重重的摔下来,粉身碎骨,万劫不复。
范蠡举家迁至齐国西北的陶地,再次改姓更名——朱公,又以一介布衣之身,空空双手之本,再次开创家业。范蠡认为,陶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,东邻齐、鲁,南通楚、越,西达秦、郑,北连晋、燕,是天下的中心,非常适合经商,果然,不久此地就在范蠡的推动下,成为春秋末期东周的经济枢纽,贸易之都。
大道自然,顺势而为
范蠡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从事早期的各国贸易,范蠡对经营贸易的理解是:越国盛产蚕桑、齐国广耕锄、秦国多冶炼、赵国善土木,各国有各国的特产与需求,经商就是促成各国间的商品交流,互通有无,在使各国受益的同时,我们自然得利"。
同时,范蠡还经营农业、养殖等,并且总结出了很多经营方略,其精髓特点为:顺应自然环境与趋势,预测事物发展规律,而后,借其力,驱其势。
范蠡认为,天时决定农业,天时变化是有规律的,所以谷物收成的好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。
他根据五行更替总结出了丰年与灾年出现的大概规律。
在一个农业社会,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其他各类相关商品价格的波动,那时的贸易也以农产品为主,顺应这种变化规律来进行贸易,等于抓住了市场的关键环节,获利自然丰厚。
范蠡总结了按照时节、气候、民情、风俗等自然特点进行灵活差异的经营。经营策略是“人弃我取、人取我与,顺其自然、待机而动"。他提出:“水则资车,旱则资舟"
意思就是在发生水灾时做车的生意,在旱灾时做船的生意。
因为,当水灾时,大家多用船作为交通工具,这样必然导致船舶的稀缺,价格上涨,而没有用武之地的旱路交通工具车辆,则大量积压,价格便宜,这时乘便宜大量购入车辆,待水灾过去,车辆必然稀缺,价格就会上涨。
在两千多年前,范蠡就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判断价格的涨落,他提出“论其有余与不足,便知贵贱。"也就是发现市场是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,据此调整下一步的经营策略。
他还发现价格涨落和自然规律是相同的,即商品的波动规律与幅度极限。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到极点后就会下落,价格下跌到极点后就会上涨,出现其所谓的“一贵一贱,极而复反"的规律。这和现代经济学原理的论点完全一致。
范蠡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一套购买与销售的原则与方法:在物价便宜时,要大量收进,他说“贱取如珠玉",即像重视珠玉那样对待降价的物品,尽量卖进,在像收藏珠宝一样精心的把货物存贮起来。
等到该商品价格上涨之后,范蠡认为,应该
“贵出如粪土",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吝惜地将货物全部卖掉,不要期待价格会不断上涨,因为,价格的涨跌是要往复的。
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并不深奥精妙,不过是一些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,但是却非常有效,我们往往在华丽的技术与纷繁的诱惑中迷失了这些基本的认知——追涨杀跌,在简单的自然规律面前左冲右突,而清醒的人则抓住规律,轻松赚钱。
范蠡能在那个文明尚且不发达,更谈不上经济发达的农业社会时期就综合天时变化、农业生产、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,不能不让我们叹服。
天下己任,道义于肩
有一句话叫做“无商不奸",虽然说法有些片面,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由古至今,商人都在追求利益的化,为此采用各种手段:投机取巧、哄抬物价、小秤入大秤出等技巧,甚至是违背道德的手段。而范蠡不仅做到了“君子生财,取之有道",更有一股侠商的气概。
范蠡认为:商人能够牟利的根本是百姓,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消费者,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,予以其回报,这样百姓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。这和彼得
德鲁克的观点: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,社会才会回报给企业以利润的观点不谋而合。
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有同样的观点:“天地不为自生,故能长生"。
范蠡虽然是一个生意人,但从不急功近利,对于经营的利润只求成本的10%,不再多取,遇到灾年等特殊情况,这个利润比例还会降低,甚至赔钱救济灾民。在那个历史时期,商品10%的利润率是非常低的。
因为,那时运输极其不方便,战乱、匪寇导致经营风险很大,做生意的人很少,属于的买方市场,而且,从当时的经济发达情况分析,那时还没出现利润率的计算方法,因此,范蠡赚取10%的利润应该是毛利率,而非净利润。
这样低的利润率却能使范蠡迅速成为巨贾,主要是其交易数额巨大,其次,资金从不闲置,迅速周转,范蠡经营的商品从未积压过,因为其为人信誉好,为商磊落,更关键的是其商品价格比别人的要低很多。
能做到价格低于同行,不仅是降低利润率,更有赖于范蠡的经营理念:“人弃我取、人取我予"的经营思路,在某种商品过剩,价格很便宜时大量购入,同时,抛售那些稀缺,受人追捧的商品。
范蠡一生为避名利而三次迁徒,但名利反倒一直跟随他,这其中的辩证哲学值得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深思。
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曾经盛赞范蠡:“范蠡三徙,成名于天下"。范蠡一生中两次官至,三次富过千金,每次富达千金又都施济天下,但不久后又迅速再至千金。
从政时,范蠡奉行了一个臣子的忠义,为商时,又尽了一个商人的良心。
范蠡真可谓是一个宏略于胸,又悲悯天下的智者。到了古稀之年,家资富可敌国,儿孙满堂,88岁时无病而终,后人尊名陶朱公。